很多人喜欢车都是因为能给我们带来更加强烈的速度感,性能车尤为如此,但是性能车总是被国外的公司垄断,我们国产的性能车什么时候能出发呢?
谈到性能车,很多人脑袋里面都会浮想出高尔夫GTI或者R,奥迪的S或者RS,奔驰的AMG系列,宝马的M系列,它们都是基于普通的民用车型开发的高性能车型,可谓是扮猪吃老虎的超级利器。国外市场的性能车一片兴隆,有一些旅行版的车型也纷纷加入了性能车的行列,但是反观国内,除了很早之前设计的跑车以外,基本没有什么起色。一些国外的平价性能车早已经进入5s破百的行列,但是最近国内发布的所谓跑车,竟然狠狠的标注了将近9s的成绩。那么国产的性能车性能车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下面猹先生就先谈差距,再谈畅想。
性能车与普通版其实差距就差在一些细节的变化,整体白车身变化的并不多。基本设计前就已经确定了基本的版本,例如高尔夫系列,从国内专有的1.6L自然吸气、1.2T、1.4T、到2.0T低功率以及高功率,还有国外的柴油版,这些版本就需要发动机机舱的布局不仅需要很强的适应性,并且在发动机悬置的安装点,电器、冷却系统的布局等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进行多次实验,这方面跟开发多种车型的成本差不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投入。比如,1.2T的低功率和2.0T的高功率整个发动机的外形、大小差距就很大,整个需要的冷却系统冷却量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变速器的衔接位置也不同。另一方面,有些车型性能版会采用4驱的布置形式,那么涉及到的后地板的形式和后悬架的变化也是需要十分注意的。这些无非是消耗一些研发的时间和成本,国产厂家也可以完全做到。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硬件本身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悬架部分。其实发动机方面,国产发动机也有非常大型的发动机,比如吉利的3.5LV6比如长城还未量产的3.0T,这两台发动机账面数据都是非常漂亮的,把他们塞到一个差不多紧凑型的车身的里面也会使整车爆发出非常强悍的性能。变速器方面依靠传统的变速器供应商,采埃孚、爱信等等也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通过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标定达到性能车的特性也并不是麻烦事。悬架部分可能比较难,因为国产汽车厂商的悬架调校能力基本为0,大多数都是靠原型车的完全逆向,其实在悬架调校方面也可以采用原车的悬架形式,虽然有些车的后悬架采用扭转梁的形式,但是通过降低车身,选用短弹簧和高阻尼的减震器办法提升整车的悬架性能。另外在外观方面,通过重新设计前保险杠、后保险杠、轮圈及车身配色等方式,内饰方面采用红黑色配色缝线,运动座椅等等。这样基本上国产性能车也就攒出来了。
那么最接近有可能生产出的汽车企业的谁呢?我认为是吉利帝豪,发动机,变速器,相关的内外饰设计等等都不是问题,两厢的靓丽车身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认可也非常成熟。但是虽然接近,生产、上市的希望又有多大呢?猹先生认为希望非常渺茫。
为什么希望渺茫?
一辆车是否能够上市中间要经过以下环节,调研、立项、评审、设计、生产、实验、量产、上市,这些环节当时国产性能车能否生产上市的最大障碍就是前期的调研、立项环节,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无论是消费者的经济能力和选择车的用途都是单一性的,这跟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是没有可比性的。当年那么国产多厂商生产跑车后又终止甚至砍掉有很大关系。性能车作为小众的补足型车型,很大因素是展示企业实力,不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的,需要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基于消费者基本都是家庭的第二辆车亦或是满足自身特别需求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