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诸多车企已提前对今年的奋斗目标做好规划。
今年,是东风汽车公司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企业神龙公司中期事业“5A”计划(2010~2015年)以及三年倍增计划的收官之年,神龙公司将今年销售目标瞄准80万辆。从本月2日起,神龙公司除了生产标致、雪铁龙两大品牌产品之外,还新添生产东风汽车自主品牌风神。神龙公司总经理邱现东2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我们的产能比较紧张,但此前已规划好,通过调整,神龙今年生产80万辆汽车应该没问题。”
目前,神龙公司3家工厂共具备60万辆的产能,有些工厂已经超负荷运转。为缓解产能不足,神龙公司投资额高达123亿元的第四工厂已于去年10月动工,计划2016年投产,将增加36万辆的产能。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大汽车集团纷纷要交出这一阶段性的成绩单。不仅神龙公司在增量扩产,大众、通用、本田、日产等跨国车企在华合资车企都加快对中国市场的产能布局。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也在加快扩产步伐。在中国车市增速逐渐放缓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矛盾或进一步激化。
泰博英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汽车行业总监孙木子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在2009年、2010年就曾出现过,但过剩产能很快被快速增长的市场消化掉。而目前的产能过剩与此前的情形明显不同,当下市场的增速低于产能扩张的速度,汽车产业已面临车企产能利用率下滑、营业利润下降等现象,这预计将延续到2016年。“我认为今年车市增速不会超过5%,而在合资、自主车企纷纷加大产能时,今年汽车产业将产生明显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产能利用率将出现两极分化。”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从2012年开始,汽车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到2014年这一特征已非常明显,由于供过于求,汽车价格出现倒挂严重,大量汽车经销商亏损,今年汽车产能释放过剩与市场需求不旺之间的矛盾加剧。“目前,依然有部分厂家的有效产能不足,但也有不少汽车厂家盲目扩张,面对市场发生的变化,这需要汽车厂家与经销商来共同努力。”
闲置产能或达千万辆
2015年,多家车企将迎来新的产能释放。
稳坐中国市场销量冠军的大众,其在华两家合资公司今年都将加大产能。其中,上海大众现有年产能为177万辆,根据规划,其位于长沙的工厂或将于今年投产,按照该工厂30万辆的设计产能,投产后上海大众的产能将突破200万辆。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项目已于去年开工,按计划将于今年7月1日竣工,届时佛山工厂产能将翻倍达到60万辆,一汽大众的产能(含待建)也将突破200万辆。
通用也在产能上加速布局,按规划,通用今年在华的产能将提升30%达到500万辆。随着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加速扩产,目前在华产能紧张的局面也将有所缓解,去年烟台等工厂产量利用率甚至超过100%。
日系车阵营的本田、日产等车企都纷纷提升产能。总投资额达35亿元的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将于今年投产,投产初期的年产能为12万辆,加上广汽本田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现有的48万辆产能,今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未来将达72万辆,广汽本田内部人士称,去年该企业曾一度销量下滑,是因为四款新车密集上市而受产能不足所限,今年随着新厂投产,预计销量会保持一定增长。
此外,北京现代、广汽菲亚特等都在建新厂扩大产能。与此同时,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近年来都在加速产能布局。
车企一般提前3~5年对产能布局作出计划。有媒体在2010年的报道,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吉利、江淮和长城汽车这12家汽车集团,在2009年的销量为1243.83万辆,占当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九成以上,预计到“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的2015年,这12家初步规划的产能在3250万辆左右。
此外,加上近两年来各大车企公布的产能建设规划累加,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国汽车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辆。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7%左右,约为2500万辆,这意味或将有千万辆的产能被闲置。
由于车企对于产能的规划是基于几年前的市场判断,因此产能布局与市场需求难免会出现偏差。例如,2010年,当年国内汽车销量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37%,而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349.19万辆,同比增长放缓至6.86%。因此,车企高歌猛进的扩产计划也让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IHSAutomotive公司的分析显示,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从2010年的91%,下降至2015年的68%,其中外资品牌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85%左右,高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自主品牌面临的产能过剩压力则比较大。在银河证券抽样调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15家品牌的产能利用率都低于50%,个别企业甚至不足10%。本报记者查阅多家自主品牌厂家此前对外发布的2015年产能规划以及今年销量规划发现,长城汽车2015年的规划产能为180万辆,预计销量为85万辆,产能利用率47%,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低于长城汽车,一些中小自主品牌的产能利用率则更低。汽车行业分析师孙木子认为,随着今年竞争加剧,大型车企情况相对还可以,但不排除一些中小车企将倒下。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汽车行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矛盾比总量的矛盾更突出,自主品牌车企产能扩张的速度更快一些,形成的总产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合资品牌好一些,产能与销量的矛盾没有那么明显。
应对产能过剩
大众、通用、福特等跨国车企通过品牌优势以及技术创新等在华抢占更多的细分市场,以快速增长的销量源源不断地消化掉产能。
跨国车企在产能布局以及市场风险防范上也比较有经验。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的丰田在全球范围内放缓扩张步伐,继此前提出三年扩张冻结期之后,又将2015年全球销量目标下调1%至1015万辆。即使在全球第一大车市的中国市场,丰田对产能以及销量等规划也依然表现十分谨慎。丰田去年在华销量为103万辆,同比增长12.5%,而丰田今年在华销量目标是110万辆,预期增速为6.8%。其中,一汽丰田在过去四年无法完成年度销量目标之后,为减轻经销商库存压力,将2015年度计划销量目标定为61万辆,同比增幅仅为4%,而去年增幅为10%。
有外媒前不久报道称,丰田将结束停止兴建组装厂的三年扩张冻结期,打算在中国开设两座新的组装厂,在墨西哥兴建一座。丰田中国公司新闻发言人牛煜当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丰田依然主张坚持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暂时未有在中国开设两座新的组装厂的计划,丰田在华现有产能为101万辆,可以通过灵活调整,足以支撑今年的销量计划。
不过,面对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的中国车市,鲜有车企像丰田如此冷静而抵住诱惑。尤其是自主品牌,由于对市场预判乐观而盲目扩张的情况普遍严重,而随着市场需求放缓,自主品牌从去年开始整体陷入低迷状态。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2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他个人对车市增速比较悲观,认为今年或明年中国车市增速会降低至3%,甚至在这两年中国车市的增长拐点会出现,中国汽车工业很快会饱和,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可能碰到的压力会更大。
目前,东风汽车公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旗下的合资车企加快对自主提携。在合资公司神龙产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东风汽车公司依然携手神龙来研发生产自主品牌东风风神,与此同时,对于东风风神品牌所归属的东风乘用车公司,神龙派出70多名管理人员参与该公司新建好的新能源工厂的管理,神龙旗下的标致2008车型也将出现在东风乘用车公司新厂的生产线上,加快促进东风乘用车生产水平的提升。
今天的竞争不是一家工厂和另一家工厂的竞争,而是演变为一个集团与另一个集团的竞争,一个联盟与另一个联盟的竞争。刘卫东认为,大自主、大协同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在欧洲,很多跨国集团都已经实现跨平台生产线,比如标致、雪铁龙、菲亚特、雷诺等14个品牌车型在一个生产线上。但在国内目前跨品牌、跨平台的供应生产线比较少,这恰恰是东风这几年尝试去做的,主要因为东风是一个相对比较谨慎的公司,这几年始终在提醒我们自己中国汽车工业很快会出现产能过剩,必须要小心。这几年,我们非常强调工业领域协同,特别是手机行业的富士康对我们是非常大的启示,汽车工业能否走这个模式,我们认为难度很大,特别是数据管理、质量体系管理、供应商体系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但我们还是尝试去做。按中国目前的产业政策,这种跨工厂的生产是有政策障碍的,但工信部对我们比较支持。从短期来看,这在一定程度化解中国工业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从长期来说,中国汽车工业这一条路是必须要走的。未来的工厂更多是按平台划分,这种工厂模块化和运行成本最低,质量也是最好控制的。”
沈进军认为,产能过剩可以找到一些解决方法,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汽车厂家需要与经销商共同努力开拓潜在的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是大于现有的销量。此外,汽车厂商需要加大对汽车后市场领域发力,例如美国汽车金融渗透率高达90%,而国内目前只有20%,汽车金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同样,促进二手车交易也可拉动新车销量。